1971年,劳力士的哪些事
1971年,劳力士生产的80多万块石英表严重积压,一块也卖不掉。当时的劳力士总经理做出了一个决定,不但没亏还多赚了几十万美元。
众所周知,劳力士是瑞士最著名的手表制造商,一直以制造机械表见长。
1970年,日本人发明了石英表。石英的震动频率非常稳定,因此石英表的误差很小。更重要的是,石英表的制造成本低,售价也就十分便宜,所以非常畅销。
感受到竞争压力的劳力士也开始生产石英表。然而在1971年一整年间,劳力士生产的80多万块石英表竟然一块也卖不出去。
原因在于,劳力士从来都是以精品著称,没人相信廉价的石英表是真正的劳力士品牌,而且跟日本产的石英表相比,劳力士生产的石英表精确度没高多少,但价格却贵很多。
当时每块石英表的市场价是1美元,算下来劳力士有80多万美元要打水漂。
当时的总经理安德烈·海尼格考虑再三,决定将这80多万块石英表,按生产月份留下12块,其余全部销毁,再以“劳力士限量收藏版石英表”的名义拍卖这12块表。
在1972年6月举办的拍卖会上,这12块限量版石英表在劳力士的品牌效应下,被拍出了130万美元的高价,比80万块表的销售金额高出了几十万美元。
这个故事来自《销毁80万块劳力士 》。
当我们还处于起步阶段,没有形成个人特色的时候,通过模仿来学习,在实践中逐渐创新形成自己的风格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。
但如果已经有了自己的风格和特长,却在利益的驱使下放弃这些,选择模仿跟风,这就不太明智了。
同时,在遭遇困境的时候,我们常常需要换个角度思考问题,打破思维定势,找到新的解决办法。或许有时候新方法会有些冒险,但是不去尝试就永远不知道结果。
请发表您的评论